隧道堵漏方案【2套】
作者:江蘇新大防水堵漏 發布日期:2022-05-12
隧道堵漏方案是很多人需要的,下面有2套的隧道堵漏方案
方案一
減荷載——卸載換填隧道上方土體
工藝原理
卸載換填隧道上方土體是將受損隧道上方的指定區域土方開挖置換成輕質土,從而減輕隧道頂部壓力、改善隧道結構受力狀況的治理技術。
工藝特點
可通過理論計算,合理確定隧道上部的卸載范圍和卸載量;
分區域逐步開挖,控制隧道單次卸載量,可有效控制開挖引起的隧道附加變形;
采用一定強度的輕質材料,及時回填開挖后的區域,既可減輕隧道上部荷載,又能提高土體強度;全過程監測監控隧道變形情況。
適用范圍
適用于因環境變化、內部結構受損等隧道上部荷載變大因素,造成隧道沉降、收斂變形不穩定的現象。
方案二
防滲漏——隧道多向注漿堵漏
工藝原理
在管片的迎水面進行封堵,以壁后注漿的方式完成,在靠近拼縫處避筋進行開孔注漿,相鄰注漿環處開出氣孔,使漿液均勻發泡,將失效處的滲漏點封閉,在迎水面形成有效的防水層。在背水面嵌縫注漿的堵漏方式,整環灌注彈性環氧漿液或聚氨酯漿液。
工藝特點
(1)針對滲漏部位開設注漿孔,并在臨近管片開設出氣孔兼做觀察孔;各孔均分次開設,并安裝防噴裝置,防止開孔期間滲漏;
(2)采用雙液注漿泵設備,配合特殊的端部四周開設小孔的注漿管,使雙液注漿泵在注漿時旋轉注漿管,實現出漿過程中漿液向四周流動。
(3)針對地層特性選擇不同注漿材料,如聚氨酯(油溶性、水溶性)、聚丙烯酸類漿液、超細水泥漿液、環氧漿液等,或考慮幾種漿液組合使用。
(4)注漿堵漏過程中嚴格控制壓力和流量,并觀察旁邊出氣孔(觀察孔)的實際情況決定注漿量;
(5)管片因施工原因造成的開裂,優先采取騎縫(針眼法)壓注親水性環氧漿液以補強止水處理;
(6)注漿過程加強隧道監測,實施信息化施工。